

如何再往前看,微信其实也有类似的开放计划。2018 年 4 月,微信对小程序未来的计划:各个第三方 app 可以直接打开微信小程序。对于这样做的目的,微信也给出了解释:其它 App 打开小程序,是为了满足异业合作的需求。比如,其它 App 可能有这样的诉求:用户在使用旅行攻略 App,会需要订机票、酒店、打车等服务,有时候一个 App 可能不能全包括,微信小程序提供的能力能够串联不同的 App 实现。对于其它 App 也可以获得品牌曝光,服务用户。BAT 在争夺对小程序的定义,它们都试图将小程序作为一种基础能力,扩展平台生态的边界,甚至成为所有 app 补足自身能力的底层技术。但一个事实是,让小程序更加开放,甚至开源的计划并没有获得意想中的成功,除了诸如地图、电商等平台属性极强的超级 app 在相关能力上的延伸,其他情况下,超级 app 们很难回答一个问题:从小程序跳转到 app,或者从 app 跳转到小程序的必要性在哪里?快手在小程序上的尝试或许能解答这个问题。2019 年初,QuestMobile 发布了中国移动互联网 2018 年度大报告,移动购物依然是占据用户使用时长最多的应用分类之一。在月活跃用户最高的移动购物类小程序中,有一个不太被人熟悉的名字——快手购物助手。2018 年底,这个小程序有 1200 万的 MAU。
但是现在,你甚至无法在微信搜到这款小程序,只有在卖货的快手直播,或是主播的个人主页的小店链接中,你才可能打开这个神秘的千万级 MAU 的微信小程序。作为用户规模最大的短视频 app 之一,快手主播有非常强的带货能力,为了帮助主播发挥这种优势,也为了推动平台商业化,快手近年来开始发力电商业务。2018 年双十一,快手举办了首届电商节,一位名为「散打哥」的快手头部网红创造了单日销售额 1.6 亿的惊人成绩。
在快手承担卖货任务的是快手小店,但它不是快手的自营电商平台。开通小店后,快手主播可以在里面上传淘宝、有赞和一个叫魔筷星选的电商平台的商品,其中魔筷在 2017 年获得快手 B 轮战略投资。观众在观看直播时如果想下单,可以跳转到淘宝或有赞的平台下单,而当商品来自魔筷星选时,用户在快手点击链接会唤起微信小程序「快手购物助手」,下单时会最终跳转到魔筷星选。它是目前已知的为数不多的由 app 跳转到微信小程序的案例。
▲ 如果没有在快手直播中买过东西,打开「快手购物助手」你会看到一片空白而快手购物助手只是承担了初步的信息展示、跳转和订单查询的功能。快手背后 3 亿的月活跃用户,是快手购物助手能跻身小程序排行榜的最主要原因。如果对比拼多多、京东、唯品会、享物说等其他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小程序会发现,它们要么本身时电商巨头,要么就是在社交裂变上做到了极致。快手购物助手就像其中的异类,它没有太多社交裂变的元素,更多的是承接快手巨大的流量和强大的带货能力。快手的电商也适合这样的模式。作为内容电商的代表,目前快手的主播和网红们更加垂直在某个领域,他们的商品同样也垂直集中,很多月流水上千万甚至过亿的主播,可以只需要依靠几十个 SKU。前文提到的散打哥卖货的例子,当天 1.6 亿的销售额中,一款所谓的「人参酵素金箔皂」就贡献了 1400 万的营业额。因此,一个轻量化、移动化操作的小程序电商系统,适合不少快手主播。
▲图片来自:今日网红这是小程序开放的真正意义。一些能和超级 app 的平台属性结合的小程序,比如车主服务之于地图应用,游戏之于社交平台,开发者能够以更低的研发和运营成本快速寻找新的流量和用户;而一些本身就有流量和用户的复杂 app,也可以用成本更低的小程序来满足轻量化的需求。在这场开放大战中,开发者处于更核心的位置,但与此同时,平台和开发者在双向选择。仅仅提供「一次开发,多端运行」的能力,并不能真正解放开发者,也不会让平台生态自动繁荣。超级 app 们,正在以开放为名,围拢尽可能多的开发者,以拓宽自己的边界,丰富更大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