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花式进军社交电商。
近日,淘宝官方出品的淘小铺悄悄上线,目前暂时采用定向BD的方式进行招商。这个相传是“淘系社交电商”的产品,究竟是什么来路?
淘小铺是什么?
如果说,淘宝app内早已有“一键开店”的服务,那么借用官方的话来说,淘小铺就是“一键创业”。
开通淘小铺,普通用户可以立马变身“掌柜”。掌柜可以在淘小铺官方提供的“商品池”中自行拣选商品上架售卖,只需负责选品与销售。而库存、发货、售后等工作全部由供货商承担。不过,目前仅部分热爱分享的活跃消费者与新开店的卖家能收到邀请码。
▲淘小铺邀请码
淘小铺的操作体系可大致分为App和轻应用两部分。掌柜可在淘小铺app中对店铺进行商品上架、商品分类、业绩查询等操作,类似后台。而消费者可在淘宝轻应用中下单购买,类似前台。用户可以通过他人分享的链接、口令、图片等方式,进入淘宝客户端,访问淘小铺。
目前在产品推广期,淘小铺还设置了一个“推荐人任务”。掌柜可以邀请新人入驻淘小铺,在完成一定任务后,推荐人可获得平台的相应奖励。
▲淘小铺App
分销、佣金、返利……这样的淘小铺,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早年的“淘客”模式。那么,淘小铺是淘客模式的升级迭代吗?
淘小铺是「升级版淘客」吗?
淘客,是一种经典的淘宝付费推广模式。淘客们可以采用任何方式对目标商品进行推广,只要成功为商户拉来新客户,即可得到商户支付的佣金。
淘小铺是淘客的升级版吗?至少,淘宝官方不这么看。淘宝用户产品平台事业部运营总监姚伟表示,淘小铺是淘宝生态的一次策略升级,目的是让消费者能参与到平台社区化之中。这是一款淘宝用户产品。
淘客与掌柜都是按成交计费,赚取“人头费”,这显而易见。但二者也有明显的不同。淘客是中介,不关心商品好不好;而掌柜是销售,需要对自己的店铺负责。淘客只承担推广工作;而淘小铺掌柜既需要为自己做推广、拉新客,又要认真选品卖货、促成交。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后者的责任更大,信誉度也更高。
更何况,在官方的定位中,淘小铺并不是一个淘客那样的推广体系,而是一个独立于淘宝店之外的新店铺体系。淘宝希望通过淘小铺,将手伸到从前的平台电商伸不到的领域。
有人认为,这个领域,正是社交电商的领域。淘宝“舞剑”,意在社交。那么,淘小铺是阿里试水社交电商的一步棋吗?
淘小铺是「淘系社交电商」吗?
4月11日,淘宝规则中心发布《淘小铺管理规范》,彼时淘小铺并未正式上线。外界对此的解读,基本都认为阿里意在进军社交电商。没错, “一键创业”、注册推广……淘小铺的玩法,的确和不少社交电商产品极为相似。但也仅仅是玩法类似而已。
所谓社交电商,“社交”是不可或缺的要素。目前的社交电商,几乎都离不开微信。淘宝自身并不能沉淀社交关系,不具备微信那样稳固的社交关系链。依托于淘宝的淘小铺,和“社交”并没有太密切的关系。
姚伟也表示,淘小铺并不是想做社交电商,而是希望在电商场景中,能够有更多生态角色加入,并对淘系生态链进行完善。没有货源、没有开店经验的普通人,也能够创业、增收。而没有电商运营经验的供应商、经销商、工厂们,也能够将其优质的、特色的商品发展起来。
此外,他还强调,淘小铺尊重创业者自己的传播链路。“平台会提供和推荐好的商品,至于怎么卖、怎么获客、怎么营销,平台会尊重每位创业者的自身能力。 ”换言之,掌柜可以通过任何方式经营淘小铺,既可以通过社交渠道,也可以采用其他手段。
淘小铺面临严峻考验
不过,在无忧小程序速报(ID:xcxsubao)看来,官方的这番解读,实属无奈之举。社交电商赛道热度正高,其中的优质选手云集电商甚至已经赴美上市。淘宝,又何尝不想做社交电商呢?
淘小铺的玩法设置与社交电商完美“撞车”,然万事俱备,只欠“社交”。淘宝能完美解决前端的商品环节和末端的交易环节,却无法解决中端的获客、裂变、转化、成交。而我们都知道,解决中端环节的最佳策略,正是社交。
阿里自家生态中,没有一款App能够沉淀稳定的熟人社交关系。从早些年支付宝的“社交化”尝试,到以商务场景为主的钉钉,阿里的社交尝试皆不甚理想。
而微信的地盘,也非淘宝所能触碰的。早年,淘宝就切断了与微信的直接连接。此后,微信对于来自淘宝的外链,处理态度也并不友好。不难想见,微信恐怕并不会放任淘小铺进入自家生态之中。
▲淘小铺官方给出的「微信卖货指南」
尽管淘小铺声称,会尊重创业者自己的能力。但对于大部分普通掌柜来说,若想实现增收,最理想、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充分调动人脉关系。无论淘小铺的定位是不是“社交电商”,毫无疑问的是,没有社交这柄利器,淘小铺的发展之路上,仍将面临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