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2 月 13 日,有开发者在开发社区留下了「希望增加 ar-camera 一类的支持 AR 能力的组件」的需求。有了这个组件,小程序就可以进行 AR 扫描和 AR 内容的加载。当时官方人员对此的回复是「反馈收到,我们会尽快支持。」7 月 5 日,微信官宣了最新的 AR 能力,小程序也可以实现 AR 效果。近期,知无忧小程序则和其他两家媒体一起对话了微信小程序团队,关于这个「从今年2、3月份到现在落地」的小程序 AR 功能,我们也做了一次更为全面的梳理。
首个 AR 小程序案例是这样做出来的「阿玛尼美妆官方精品商城」是第一个落地的小程序 AR 案例。通过微信小程序摄像头帧处理能力,结合第三方引擎,实现了 AR 效果。这个案例基于小程序能力和 Google TensorFlow 机器学习开源平台支持,欧莱雅集团的 ModiFace 试妆引擎则开发了 AR 动态试妆能力。在「阿玛尼美妆官方精品商城」这个案例里,参与协作的四方都分别提供了部分能力。
微信:小程序基础产品能力,如摄像头帧数据能力、画布渲染能力。
-
阿玛尼小程序服务商:AR 试妆引擎协作、边试边买页面开发。
-
Modiface(欧莱雅集团):AR 试妆引擎。
-
Google:Tensorflow 开源框架。
微信团队用一个比喻来形容了此次的四方协作:
以装修一个房子类比,微信和 Google 提供的更像是钢筋水泥木材,品牌可以找施工队(小程序服务商),可以是 SaaS 服务商这种模板精装房,也可以是纯个性化定制的服务商。AR 引擎服务商也是一种施工队,就像木工,一方面他们也要基于木材施工,另一方面他们要和其他施工队协作,才能完成全屋体验。而作为欧莱雅 2018 年收购的公司,可以预见的是,AR 引擎提供方 Modiface 会优先匹配欧莱雅集团的彩妆品牌,继而再尝试商业化的开放。
不过在 AR 技术相对成熟的现在,AR 引擎也有很多选择。其他的开发者可以快速接入自有的 AR 引擎,或与有 AR 引擎的服务商进行合作。微信自己也表示,欧莱雅集团和 Modiface开源框架 AR 引擎的合作就是一个试点,几方一起去跑通整个流程。在这个试点过程中,微信也不只跟 Modiface 进行了技术调试,也有和其他 AR 引擎同步进行技术联调试验。不断地完善微信基础能力后,微信也足够支撑下一步 AR 引擎的接入。在微信官宣小程序支持 AR 功能后,就有很多垂直领域的 AR 引擎服务商也「找上门来」,寻求更多的合作。在微信看来,AR 在小程序中的应用依然有很多可能性,AR 试鞋,AR 家居等各种新颖互动玩法都有可能,等待着生态内的玩家去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 能力官宣后,有开发者迅速进行了 AR 能力的测试
美妆行业先尝试,但不仅限于美妆「阿玛尼美妆官方精品商城」是 AR 功能落地的首个案例。微信之所以选择美妆行业,也是因为「先试后买」是一个很常见的场景。在新品发布活动中,线上预约试用,线下取小样都是非常常见的。品牌也分享过,和小程序同一种的 AR 试妆技术在 PC 段网页品牌官网上的数据表现不错。相较普通的用户浏览模式,AR 试妆技术能显著提升用户停留时长,购买转化率,用户回流率。意味着用户愿意尝试,更愿意购买,试用过 AR 试妆服务的顾客也更愿意回来。
在欧莱雅之外,还有很多化妆品、美妆品牌长期都在推进「先试后买」计划,通过试用满足消费者需求,继而完成购买。AR 模拟真实效果的需求其实很强烈。之前,时尚品牌江南布衣就推出了一个小程序专门提供试穿后购买的服务。在小程序里,消费者支付年费 199 元便可以获取一年 6 次的专属搭配服务。搭配师会为用户进行量身定制的搭配,并以特制盒子包装发出,消费者有 5 天的时间可以试穿,并选择其中满意的衣款直接下单购买,不满意的则可以退回。
可见,试用、试穿、模拟尝试效果都是用户购买决策中的刚性需求之一。微信也认为 AR 功能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甚至会影响到展览、美发、零售行业。我们从去年开始接触到非常多品牌,比如珠宝品牌、美妆品牌,都有大量线下策展的需求,他们都会考虑非常多新的互动玩法。所以「小程序 + AR 逛展」这个场景我们一直在探索,我们也在不断的去了解这个行业服务商现在能够做到的程度,一直在不断的沟通过程中。所以,接下来除了逛展,可能包括 AR 试鞋、AR 试换发色,包括美妆,包括 AR 零售门店,在线下进一个门店之后能够看到不同优惠券等等活动信息,这有非常多的想象空间,这块我们还在不断探索当中。总而言之,向全行业全品牌全部服务商开放的 AR 能力还有更多可能性。
不过小游戏倒是急不来。微信在接受采访时表示「AR 小游戏目前还在探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