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尽量少出门,生鲜物资可以在微信下单购买。”这是国务院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向全国市民发出的倡议。
倡议的背后,是小程序在这场防疫中,传播信息,连接各种服务第一时间成为焦点。
来自微信的数据显示:
除夕至正月二十,小程序超市业态访问量同比去年增长115%,生鲜果蔬业态访问量增长168%,社区电商业态增长83%。复工后,物流行业小程序访问量环比上涨68%。更有无数企业通过小程序在进行线上“复工”。
政务类疫情服务小程序数量100余款,教育类小程序新增近300个;1月20日至2月13日,教育类小程序累计使用用户达1.3亿,环比增长82%;最被关注的医疗类疫情服务小程序则近800款,在上述时间内访问用户环比增长3.47倍,其中一个政务类疫情小程序,最高访问量更是超过6.4亿!
疫情期间,小程序充当了政府和公共机构提供服务的工具角色。在这个趋势之下,我们也可预计,疫情之后,小程序也会仍然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工具。
危机中的机会
疫情毫无疑问带来了危机。
许多线下业务为主的企业先后发出警示,现金流仅够3个月等。甚至被迫裁员、被迫全员降薪以应对危机。
但往往这时,几句话反复被企业家、创业者所提及。如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说过:“不要浪费一场危机!每一次危机,都隐藏着机会,危机越大,机会也就越大!”
海明威也曾表达过类似意思,他说,“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充当了政府和公共机构提供服务的工具角色这件事,让原来受互联网创业者青睐的小程序以更快速度进入了主流社会视野。
仅见实在节后复工的一周多时间里,就应约在包括混沌大学、同程商学院、栗子公会等10多个企业家社群做深度分享,主题都是聊小程序相关。
大家的问题也很直接:“我们要如何运用小程序?”小程序在帮助企业摆脱疫情困境中这件事上,小程序也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
透过微信,我们也看到许多类似的案例和数据:
除夕到初六,每日优鲜小程序相比去年同期订单量增长309%,实收交易额增长465%,蔬菜、水果、肉蛋、粮油速食、防护口罩始终占据热销品类前五。客单价也上涨至120元。
其他如永辉生活、钱大妈、步步高better购、兴盛优选等等,小程序订单也都增长4.5倍、10倍、5倍、1倍不等。
如果说,生鲜素菜等是生活刚需的话,那么,类似如下这些数据就更值得我们学习:
绫致集团零售线上小程序2月1日交易额为141万,2日涨至272万,3日为401万,4日为431万,5日为641万…五天线上交易总额已经超过线下门店交易额的3倍。每天,这家公司小程序的交易额都增加100多万。
其他如女装品牌歌莉娅、江南布衣集团、茵曼等的小程序销售数据时,增长也都非常可观。
如歌莉娅春节期间每日小程序GMV均超过100W,2月7号当天更高达300万;
江南布衣集团在2月6-9日,日均GMV破100W,同比增长500%+,茵曼微店”小程序的日活跃用户已经突破6.5万人,超过2019年双十一当天的活跃人数;
等等。
如果细细看完这些案例,会发现他们也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特点。
一是时间。这些企业在春节期间就已经启动了小程序战略,如果算上准备时间,在疫情一经确立,许多企业还在讨论对线下和门店带来的影响时,这些企业就已经率先行动,将线下业务迅速迁往小程序。动作非常敏锐。
二是这些企业几乎都在综合利用微信生态。在这些案例中,小程序+社群运营(微信群)+私域流量(企业微信),成为最基本的打法组合。
过去之后,小程序将爆发出更强的威力,也将给更多企业带来更强信心。那时,小程序该一点都不“小”了吧!